2006中國環保民生指數公佈:公眾環保意識不及格
一方面,86%的公眾認為環境污染對現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另一方面,公眾的環保意識總體得分為57.05分,環保行為得分為55.17分,沒過及格線。這是上午《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2006)》中列出的兩組尷尬數據。
該指數是由國家環保總局指導,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組織編制的國內首個環保指數,被譽為中國公眾環保意識與行為的“晴雨錶”。
環境形勢嚴峻 迫在眉睫的壓力
數據1:42.3% 2006年,環境問題與醫療和教育問題一起成為公眾關注的三大熱點,關注人數超過了40%以上。
數據2:63% 63%的公眾認為現階段我國環境問題非常嚴重和比較嚴重。只有8%的人認為不太嚴重和不嚴重。
數據3:24% 只有24%的公眾對我國總體環境表示滿意和比較滿
意,32%的被訪者對總體環境品質表示不太滿意或不滿意。
新聞鏈結:中國的污染是發達國家的30倍。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嚴重污染(基本喪失使用功能),流經城市的河流95%以上嚴重污染。3億多農民喝不到乾淨的水,4億城市人口呼吸不到新鮮空氣,一多半以上的城市空氣都不達標,其中山西的城市都不達標。世界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國佔16個。
食品污染 “談食色變”
數據:82%對食品安全問題,比較關注的人佔35%、非常關注的佔47%,兩者之和達82%。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遇見過食品安全問題的被訪者佔38%。
用水安全 “飲水思危”
數據:81% 對於飲用水污染問題,被訪者中比較關注的人佔34%、非常關注的佔47%,兩者之和達到81%。
空氣污染疾病 “忍氣吞聲”
數據:73%對於空氣污染問題,表示比較關注和非常關注的達到73%。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遇見過空氣污染問題的被訪者佔42%。在城市中,對空氣污染不太滿意的佔39.6%。
新聞鏈結:空氣中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是我國最主要的大氣污染物。在北京,喉癌、鼻癌、肺癌等的患病率已經超過傳統的癌症胃癌,躍居第一。
城市污染 巨人在不斷呻吟
數據1:1/3在被問到的7個最基本的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問題,每個問題都有至少1/3的被訪者承受過這一痛苦。城市人最頭疼的環境問題首當其衝的是空氣和噪聲污染,分別有一半以上的被訪者深受其害。
數據2:10%10%以上的大城市人認為自己所在城市不適合居住。同時,對社區垃圾處理問題的滿意度水準最低,平均滿意度得分只有3.09。
新聞鏈結:蘭州、大同、臨汾、烏魯木齊等11個重點城市出現污染天數比例超過1/3,約有1500萬居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受到影響。中國668個城市,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環帶包圍。
鄉鎮污染 世外桃源不再
數據1:7.5% 7.5%的農村公眾認為自己所在的鄉鎮不適合居住。52%的農村公眾反映自己遭遇過垃圾處理問題。
新聞鏈結:中國農村有3億多人喝不上乾淨的水,其中超過60%是由於非自然因素導致的飲用水源水質不達標。
政府在行動 擔當責任,創建和諧
數據1:61% 61%的公眾認為中國政府對環境保護“很重視”和“比較重視”,僅有4%的被訪者認為“不重視”。
數據2:兩個70%對環境部門在工程或工業項目開工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這一做法,70%的公眾投出了贊成票。對環境部門由於環境污染而對項目“關停並轉”這一做法,也有70%的公眾投出了贊成票。
數據3:4.9% 與2005年相比,當遇到環境問題需要反映時願意“向政府部門反映”的比例上升了4.9%。
選稿:王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