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5日 星期一

蒙古欲還烏蘭巴托藍天

蒙古欲還烏蘭巴托藍天
2007年02月04日 07:15:45  來源:人民日報


最近,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空氣污染問題成為此間被談論最多的話題。原因是烏蘭巴托幾乎每天都被煤煙和廢氣籠罩,不僅直接危害人們的健康,也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自去年入冬至今,烏蘭巴托國際機場就多次發生因煙霧造成能見度差而使航班延誤的事件。因空氣污染引發呼吸道疾病的人數不斷增加,尤其是兒童和老人由於抵抗力差而成為最大受害者。

近幾年來,從牧區遷至烏蘭巴托定居的牧民不斷增加,他們多居住在平房和蒙古包內,直接燒煤和木材取暖而產生的煤煙污染日趨嚴重。據統計,烏蘭巴托的3個火電站、近14萬戶居住在平房和蒙古包裏的家庭每年冬季大約消耗600萬噸煤和16萬立方米木材。另外烏蘭巴托有8萬多輛機動車,且大部分都是從韓國和日本進口的二手車,根本無法達到環保標準,所排廢氣加重了空氣的污染。一些皮革加工廠和煉鐵廠也排放有毒氣體。烏蘭巴托四周環山的盆地地形,使市區產生的各種有害氣體無法散去。據報道,烏蘭巴托被污染的空氣中含有鉛等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蒙古《今日報》稱,烏蘭巴托市民每人每年平均“吃掉”25公斤煤和120公斤毒氣。

烏蘭巴托的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引起政府官員、普通民眾、新聞媒體等各方的關注。蒙古政府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遏制首都空氣污染的進一步惡化。首先,政府成立了相關部門聯合工作組;其次,從德國引進了4臺空氣質量監測儀,隨時監測烏蘭巴托的空氣質量;第三,積極籌措資金,並引進生產蜂窩煤的技術和無煙爐灶,以減少污染。雖然採取了一些措施,但烏蘭巴托的污染治理工作收效甚微。

治標還須治本。有關專家表示,造成烏蘭巴托冬季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居住在平房和蒙古包內的人口日益膨脹。據統計,從2000年—2006年,烏蘭巴托人口增加了21.7%。目前,蒙古國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生活在烏蘭巴托市,其中近60%的人口居住在平房或蒙古包內,他們排放的煤煙佔了全市冬季污染氣體的80%多。因此,一些政府官員認為,只有儘快建設政府補貼的便宜樓房(相當於中國的經濟適用房),讓住在平房和蒙古包裏的市民住進樓房,才能徹底根治首都的空氣污染。該住房計劃即首都“四萬戶”工程目前已經啟動,計劃年內讓近萬戶居民遷入。烏蘭巴托市長巴特巴亞爾認為,如果“四萬戶”工程能如期進行,下一個冬季首都空氣污染物可減少30%。

蒙古國的環保專家認為,治理首都空氣污染需要多種措施並舉,首先要減少平房和蒙古包住房,減少這一地區的煤煙排放量;二是在建設新住宅區時重視綠化工作,多種花草樹木;三是限制進口不符合環保標準的二手汽車。這些都是減少首都空氣污染的有效手段。另外,政府應立足烏蘭巴托城市建設的長遠發展,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將火電廠遷出市區。透過上述綜合治理措施,最終可以徹底根治烏蘭巴托的空氣污染,早日還烏蘭巴托幹凈空氣和藍天白雲。(人民日報烏蘭巴托2月2日電 記者 霍文)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很棒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