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檢測殯喪業販售生前契約 多不符規範
中央社 (2007-04-04 19:03)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07年4月4日電)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針對市面14家殯喪業者販售的「生前契約」進行檢測,結果發現有八家業者不符合內政部發布的「生前殯葬服務契約業者電腦作業規範」,且有 4家業者未依規定在電腦作業中連結信託業者的網站,無法供消費者查詢所繳價款的75%交付信託的情形。
近年不少國人趁年輕為死後做打算,紛紛簽訂生前契約,隨著靈骨塔位和生前契約廣告推波助瀾,這5年來消基會共接獲40件「生前契約」申訴案件,34件「靈骨塔」申訴案件。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表示,生前契約及靈骨塔位的申訴從2001年開始,2002年到2003年達到高峰,為根本解決這類申訴,內政部在2006年12月15日發佈「生前殯葬服務契約業者電腦作業規範」,並從今年元旦起生效。
消基會抽檢14家殯喪業者販售的生前契約,結果有50%的業者 (7家)未公佈消費申訴專責人員的姓名;43%業者 (6家)未在網站公佈「生前殯葬服務定型化契約」;57% (8家)業者未完全告知信託業者的名稱、地址及電話;43%(6家)業者未公佈「與信託業者簽訂的合約書」;29%(4家)業者未確實提供可查詢信託價款的連結。程仁宏指出,消費者購買生前契約時,必需注意契約內容,務必詳視清楚,消費者要看清殯葬用品及服務報告書,其中必須載明預購的殯葬用品明細與所服務的項目與內容,且對契約中的預付款項計畫書,應明列付款方式、付款條件、金額及交付對象,以及是否以立約人為存戶的名稱。
另外,契約內容是否清楚列出何時可將契約金交付信託?接受信託單位為誰?如何証明與保障?售後服務部份,消費者購買的契約是否可自由轉讓及使用,解約條件是否允適,服務單位與行銷單位為不同公司時,彼此關係如何,由誰負責處理消費爭議。甚至消費者購買生前契約後,無論使用與否,是否有順暢諮詢與申訴管道,以及有無涉及多層次傳銷的疑慮?都是消費者須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程仁宏強調,消費者購買生前契約時,特別要確認業者是否完整將消費者所支付價金的75%交付信託,消費前多一份事先調查,消費後不僅更安心,當契約出現問題或業者面臨倒閉時,也能多一份保障。
連結原始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